公司新闻|NEWS

当前位置: 主页 » 新闻动态 » 公司新闻

统编版小学语文 二年级上册8登鹳雀楼 教学设计

发布:佚名 浏览:

资源简介

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《登鹳雀楼》教学设计
教学目标
1.认识并会写“尽、层”等生字。
2.正确、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,理解古诗的意思。
3.展开想象,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绘的画面,体会“只有站得高,才能看得远”的道理。
教学重难点
重点:正确、流利地朗读古诗,理解古诗的意思。
难点:品味诗句、想象画面、感受意境、背诵古诗。
教学过程
课前互动:诗意的星空
我们中国是诗的国度,每个中国人都是诗的传人,让我们一起在诗意的星空回顾课本中学过的古诗,看图画猜古诗。
一、激趣导入,理解诗题
1.今天老师要带你跟着唐诗去旅游,你看,咱们要去的地方叫——鹳雀楼。
介绍鹳雀楼:鹳雀楼在山西省的永济市,前面可望连绵起伏的青山,往下可见奔腾不息的黄河,远望过去是著名的中条山。
为什么叫鹳雀楼呢?据说呀,在那有一种水鸟,长得像鹤,但是它的腿很短,这就是——鹳雀,这些鹳雀特别喜欢聚集在鹳雀楼上,所以人们给这座楼命名为——鹳雀楼。瞧,这就是鹳雀楼。(出示图片)
2.楼在古代是指两层以上的房屋。那你看看黄鹤楼有几层呢?
鹳雀楼只有三层,可是,每一层都有十米高,就连下面的楼台都有十米高,所以这座楼高达四十多米,所以我们又叫三层的鹳雀楼也是——高楼
3.这楼不仅高,而且因为一个人的一首诗,让鹳雀楼名扬四海,成为四大名楼之一,这个人是谁呢?引出唐代诗人王之涣。(介绍写作背景)
4.谁能读好题目?(指导朗读题目)
二、诵读古诗,感受古诗之美
1.请同学们自由地、大声地读古诗,要读准字音。(注意读的声调)
指名读、齐读。
2.请你轻轻地把书放在桌面上,古人把读诗称作吟诗,吟诗时光读正确还不够,还要讲求节奏美和音韵美,你听老师是怎么读这首诗的,跟你们有什么不一样?(教师范读)
你听出来我的朗读有什么不一样?
(1)找出停顿,指导五言古诗的读法,做好标记。
(2)刚才老师读的时候是不是有些字音特别长?指导:特别长的字你就在下面点个小黑点。老师再告诉你一个读五言诗的秘密:第一声第二声长一点,第三声第四声短一点。(带手势指导朗读)
三、想象画面,感悟古诗
(一)学习前两句
1.你已经像古人一样读诗了,诗呀,越读会越明白的,接下来我们走进诗,去看一看这诗讲的是什么意思?
2.第一二句谁来读?读完你好像看见了什么?
3.请你说一说,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,他看见了什么景物呢?
自己读前两句,把看到的景物圈出来:黄河/白日 
生一起读。
指导说话:王之涣登上鹳雀楼,看到了……
4.看到了怎样的黄河?(往大海流的黄河。)
它是怎样流的?指导朗读,读出黄河入海的气势
5.你还看到了什么?太阳靠着山落下来。理解“依”,太阳靠着山慢慢地落下来。(指导朗读)
6.来,到老师旁边,老师就是大山,你就是小太阳,来,怎么落下去?靠着我,慢慢地落下去。还看得见它吗?哪个词告诉你最后看不见太阳了?尽
出示尽的字典含义,学生选本诗中的意思。
7.指导学生完整地说说前两句看到的画面。
8.指导做手势朗读前两句。
(二)学习后两句
1.但是看到这王之涣还不满意,你看下面的这句,谁来读?
2.这里面哪个词不懂?
(1)指名说:欲穷。哪个同学帮他解答?
理解欲:右边欠就像是一个人在叹着气,为什么叹气,原来他张着嘴想吃东西,所以欲就是想要的意思。王之涣想要干什么呢?
预设:要是再爬高一点,会不会看得更远?
欲穷的意思就是——想要把眼前的看得……看得有多远?
(2)理解千里目。我们能不能看到一千里之外?不能。这里是作者写的时候非常夸张,这里的千里是指很远很远的意思。
指导把夸张的语气读出来。指名读、男女生朗读、带手势读、配视频齐读
3.一首诗带动了一座楼,这首诗为什么能传千年呢,那是因为后面两句给人很多的思考。
说话练习:
如果你想要看……就要……
你只有……才能……
就是人们常说的:只有站得高,才能看得远。
4.这句话如果应用到生活中,我们该怎么用?
当你取得好成绩时,妈妈会提醒你——
当你希望好朋友继续努力,取得更大的成功,可以说——
当你遇到失败,想要放弃时,对自己说——
现在的你与刚刚上课的你,又上了一层楼,一起说——
5.同学们,读古诗更上一层楼,写字也要更上一层楼。
四、观察发现,学写生字
尽 层
1.观察谈发现:(1)尽是前鼻音,层是后鼻音。(2)都是尸字头。
2.指导:尽的书写
3.层:尸字头下一个云,这个字与房屋有关,房子一层一层就像是云层一样。
4.和老师一起写字(板书 尽 层 )
指导书写,坐姿、握笔等。
五、配乐诵读,背诵积累
现在考考你,这首诗你会背吗?学生配乐读。

展开更多......

收起↑

平台注册入口